80年“广艺”,10000种风情!
咨询热线:400-001-2288
总部地址:南宁市中华路111号华西商业城4号楼11楼整层
2018广西区考交流群:182883285
广西艺术学院,俗称:“广艺”,全国七所综合性普通本科高等艺术院校之一。
前身是1938年由我国三位艺术大家满谦子、徐悲鸿和吴伯超在桂林建立的“广西省会国民基础学校艺术师资训练班”(简称“艺师班”)。
它是蜚声中国画坛的“漓江画派”的大本营和中坚力量。
既是流行歌手弦子和演员黄觉的母校,也是《中国好声音》第三季学员陈永馨和《星光大道》月度冠军越南歌手杜氏清花的母校。
今天就来聊一聊大名鼎鼎的“广艺”。
(一)
一处简单的院落,在“广艺”的校园里显得朴素又安静。这里就是“广艺”创建者之一,我国著名美术教育家、画家,徐悲鸿的纪念馆。
当年的“广艺”还叫“艺师班”,在抗日烽烟中,徐悲鸿亲笔写下“亲爱精诚”,表明对发展广西艺术教育事业的一片赤诚,这后来也成为了广西艺术学院的校训。在抗日战争时期,“艺师班”仍为广西培养了200多名艺术人才。在这里,可以瞻仰到第一代“广艺人”在艰苦的年代对艺术孜孜不倦追求的精神丰碑。
“漓水滔滔,独秀苍苍”,桂林之美,美在漓江。自从大师们在漓江边创立“艺师班”,“广艺”就与美丽的桂林山水结下了不解之缘,这里的山水不但成为了大师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,还一直伴随着“广艺”发展,诞生了后来以广西秀美山水为主要表现题材的“漓江画派”。
徐悲鸿《漓江春雨》
从“广艺”创建者之一徐悲鸿的画作《漓江春雨》、《漓江两岸》,到“广艺”开拓者之一阳太阳的画作《漓江清晓》、《漓江帆影》,再到跟随“神六”飞船上天的广西艺术学院原院长黄格胜的画作《漓江烟雨》。
“漓江画派”重要开拓者阳太阳
漓江一次次跃上大师们的宣纸,成为他们表现美和倾诉艺术情感的对象。空灵迷离的漓江赋予了大师们源源不断的灵感,得以创作出有别于明清以来程式化的山水画,为他们的作品赢得赞誉,最终自成一派。
谁也说不清到底是多情的桂林山水成就了“广艺”,还是多才的“广艺人”为美丽的桂林山水再赋一笔人文底蕴。或许这就是最好的结果,两者既相得益彰又相辅相成。
今天,屹立在校园里的漓江画派艺术中心,仿佛在讲述“广艺”与漓江山水的渊源,勉励“广艺”人继承老一辈“广艺人”的衣钵,不忘初心再接再厉,为我国的艺术事业发展,贡献自己的力量。
(二)
如果我在“广艺”遇见你,为了让你领略“亲爱精诚”的文化风骨,
我会带你到南湖校区,看南湖如画的风景,细数时光的剪影;
我会带你到西校区,在足球场踢完一场比赛,再喝一杯沙冰;
我会带你到相思湖校区,从涂鸦墙看到学生公寓,领略设计的魅力;
我会带你到桂林校区南宁动物园旁边有什么小吃店,看雁山园晨曦中的亭台楼阁,听漓江烟雨的神韵。
在“广艺”的四个校区当中,有出则繁华入则宁静的老校区、有充满现代艺术气息的新校区,在这里除了学习,还有这么多乐趣,你还记得吗?
如果你在南湖校区待过:
新“红楼”在校园很显眼,它的教室很大很宽敞。但你还记得老“红楼”吗?就是美术系的那栋,记得那时的“广艺”,美术系每个专业一个班10多个人,那栋小楼刚好装得下。
记得有人说过,骑自行车从校门口进去时,只要踩猛一点就能直接滑行到后门(PS:老“广艺”才懂的梗。现在骑共享单车时可以试一试);
男生常“纠结”住宿问题。宿舍1号楼,4号楼虽然环境差一点,但有独立卫浴;国画楼原本是教室后来改成宿舍,住宿环境好一点,很宽敞,但没有独立卫浴;
女生们还记得女生2号和3号宿舍吗?肯定对3号楼肯定又爱又恨吧?爱的是3号楼能面对南湖,住在四五六层南湖美景一览无遗,恨的是3号楼在所有女生宿舍中是最简陋的!女生的2号楼有点“坑”,宿舍号从2楼开始算,也就是说,如果你的宿舍是60X,那你得爬到7楼;
女生们都盼望能住高层公寓,那是“广艺”南湖校区最好的宿舍。有A、B两座,由民房改造,有2人间和4人间。
破轮港
校区后面的巷子里有一条街,这是“广艺人”最爱的餐饮一条街。到了晚上,各种美食小吃纷纷登场挑逗你的味蕾,在这里喝酒、撸串、撩螺、吹水...是“广艺”学子在这里学习生活不可或缺的。要是觉得在这里没情调,还可以去南湖酒吧街的破轮港或曼城。
曾经在邕江边走着走着就到了中山路,曾经在电科旁那家有“广艺”第二食堂之称的饭馆“蹭”饭,曾经在这里有这么多美好的记忆。
如果你在西校区待过:
当你满怀欣喜来到这里,相信你肯定会有小小的失落,就连图书馆都不能称之为“馆”,就是两个教室大小的图书室。
新生听到“在西校区”时,别说你不“忐忑”要是住在平房咋办?担心住平房没独卫。“广艺人”把平房宿舍戏称为“别墅”。小编的朋友当年就在此住过“别墅”。
洗澡在澡堂,单间隔开;宿舍连插座都不多一个,室友每人买一个插线板;使用1600瓦的电吹风都能跳闸,之后经过不断尝试,才发现只能使用750瓦以下的电吹风才不会断电...最后结论是:“宝宝当年所受的‘苦’,你不懂”。
可当要搬走时,又有诸多不舍:
西校区小,早上可以晚一点起床,再晃悠悠去上课也不担心迟到;
西校区周边交通便利,斜对面是动物园和加勒比水世界,持学生证门票还有优惠;
后面是华成都市,逛街购物、餐饮美食一应俱全;
旁边是陈东菜市,买菜回宿舍开小灶的事大家没少干;
还有西校区人尽皆知的刘哥炒饭,这个辣,久久难忘;
还记得食堂旁边的饮料店吗?量足不贵,沙冰都是满满一大杯;
还记得大门口那家小卖部吗?很温馨,老板和老板娘特别和蔼亲切;
...
不用走远,就要吃有吃,要玩有玩,要逛有逛。这是西校区独有的记忆。
如果你在相思湖校区待过:
校区位置偏僻,但很“潮”,校园建筑的风格充满了艺术感又不失现代感,简直就是一道亮丽的风景。
进校门就能看到的美术馆,端庄优雅像一座殿堂:
好像带着“微笑”的楼,看着是不是有点“囧”;
食堂也建得这么高大上。(PS:食堂的菜式很丰富,但不少同学偏偏爱上了食堂二楼的螺蛳粉,就因为好吃!食堂楼顶还有烧烤摊,晚上不想出校门就上楼顶撸两串)
学院围墙上画着些千奇百怪的图案和线条,这是学生自由发挥的涂鸦作品;
连下水道井盖也是萌萌哒。
校区位置偏僻,有“广艺”人调侃:“周边是村庄,只有2路公车经过,‘的士’都难打,看来‘广艺’的新一代要回归山林寻找灵感创作艺术了”。
去一趟市中心感觉是进城。还记得以前冬天外出时在寒风中等公交车吗?回来时常常被扬尘弄得灰头土脸。那时校门口只有95和96两路公交车,96路公交车往往都是要等很久,95路相对快一点,每次外出都得先坐这两路公车出去换乘其他交通工具。现在地铁1号线开通了,只要到西乡塘客运站就能坐上地铁,大大方便了外出。
相思湖校区好评最多的除了食堂,肯定就是住宿条件了吧?六人间,上床下桌有空调。但是靠近村子的那一排宿舍有不少小蚊虫,要是被咬皮肤就瘙痒难耐。
整个“广艺”相思湖校区就像罗文大道上一抹鲜艳耀眼的色彩,让见过它的人过目难忘。相信不久的将来,随着周边的配套日臻完善,一个崭新的“广艺”相思湖校区将会惊艳所有人。
如果你在桂林校区待过:
这里的秋天特别美,因为它“藏”在一片树林里面,缤纷的落叶好像为古老的校道披上一层金黄的外衣。古朴典雅的它,仿佛一幅淡淡的中国水墨画。
说桂林校区不得不说曾经作为校区的雁山园。从雁山园步行至桂林校区的校本部15分钟,是桂林校区的一部分。雁山园的记忆,相信在这里学习生活过的“广艺”学子绝对难忘。
在雁山园这个大院子里,山秀、水丽、洞奇、树异,园内有三座山,一条河,学生只有两三百人。依山面水、环境清幽、“人烟稀少”,是个钻研画法技艺的好地方!
园内建筑历史悠久,这里没有高楼,最高的建筑就2层,其他的都是平房。平房教室、平房宿舍,还有雕梁画栋的亭台楼阁古色古香。园子里树木茂盛,特别是那一株在当年公共课教室后神樟,长得异常高大茂密。
你还记得这里也有一座红楼吗?一座以木头为主体建造的房子,当年画展常在2楼举办;
你还记得雁山园里有个洞口写着“广艺”校训的山洞吗?曾经是最佳的约会地。
雁山园最美丽的景就是碧云水榭,建在水面上的那排房子里挂着“漓江画派”领军人物之一,广西艺术学院原院长黄格胜的作品《漓江百里图》,当然是复制品。
在这里不仅能自己开凿出一片空地野炊做饭吃(相信这是其他学校没有的“待遇”),还能去抓雁山有名的小龙虾。
那一年“光棍节”,“光棍”们站成一排举起手中的竹竿等着老师“慰问”;
那一年,洪水漫进了雁山园,还游进了几只鸭子,于是,一场“水仗”拉开序幕,雕塑系的学生玩得最嗨,连仅有的几个妹子也参与进来。
雁山园作为校区使用,存在只有短短几年,随着桂林校区和西校区的启用,雁山园就结束了使命,但却给了曾经在这里学习生活过的学子永远美好的回忆。
(三)
阳太阳泼墨漓江山水
从1938年由满谦子、徐悲鸿等创立,到1946年与私立桂林榕门美专合并成立“广西省立艺术专科学校”南宁动物园旁边有什么小吃店,到1960年更名为广西艺术学院,由专科学校升格为本科院校。再到如今,在近80年的办学历史中,“广艺人”始终秉持“亲爱精诚”的校训,埋头艺术、醉心艺术、发展艺术,让艺术的根和苗在这里能够得到充足的养分,茁壮成长;
今天的“广艺”,正如“广艺”校歌所唱“做大时代的先驱,把新中国的精神发扬”一样,所有“广艺人”坚持在不断砥砺奋进的路上。
艺术来源于生活,对于“广艺人”来说,更吸引他们的或许是对艺术生活的一种态度:在生活中相亲相爱,在作品里精益求精,在艺术上诚心诚意。相信在“广艺人”的不懈追求下,“广艺”的明天将会更辉煌。
PS:关于“广艺”你有什么想说的?欢迎在底部留言交流。
(图片均来源网络,文字由广西高校生活原创,转载请注明)